我有个朋友策略资本,前阵子还沉浸在科技股暴涨的喜悦里,动不动就晒账户收益,劝他适当减仓,他却坚信“强者恒强”。 成果最近这只股票接连大跌,不仅把之前的赢利全吐回去了,现在还套着20%多。 每次看到他愁眉苦脸的姿态,我都忍不住慨叹:商场永久都在改变,咱们的战略也得跟着变啊!
眼下A股跌破3800点,商场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。 指数跌得让人心慌,但仔细看盘面,居然有超越3000只股票是上涨的! 这种“指数跌、个股涨”的奇怪现象,让不少出资者直挠头:这商场到底在玩什么把戏?
说实话,这种状况在我看来再正常不过了。 就像暴风雨来临前总会有顷刻怪异的安静,现在的商场也正在经历这样的过渡期。 还记得前几天吗? 主力资金拼命护着指数不让它跌得太难看,可底下的小票们早就撑不住了,一个接一个地往下掉。 现在好了,当大大都股票都跌过一轮后,商场风格忽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——权重股开端补跌,而前期跌惨了的小票反倒喘了口气。
这波调整背后,其实是多重因素在共同作用。 自4月低点至8月高点,沪指累计上涨22.3%,半导体板块涨幅更是高达87%,自身就存在激烈的获利了断需求。 机构席位在龙虎榜净卖出前20股中占18席,其间量化基金席位卖出占比达43%,获利盘会集实现触发连锁反响。
展开剩余83%量化买卖在这波调整中也扮演了“助跌”的人物。 其时量化基金办理规划达2.8万亿元,占A股流转市值5.3%,较2023年翻倍。 当指数跌落超1%时,80%的量化战略会触发自动减仓指令,构成“跌落-减仓-更跌落”的负反馈循环。 这种机器驱动的买卖行为,无疑加重了商场的动摇。
技能面上也有调整需求。 沪指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近1000点后,RSI指标超买(72),MACD红柱缩短,短期超买信号激烈。 央行开展3799亿元逆回购操作,但因当日有6160亿元逆回购到期,净回笼2361亿元,创近半年最大单日净回笼,商场对短期活动性收紧的忧虑加重。
外部环境相同不容忽视。 美债10年期收益率打破4.3%,引发全球资金回流美元财物,外资对A股短期动摇的慎重态度升温。 美国上诉法院裁决美国头子全球关税大都违法,这种不确认性也加重了商场忧虑。
商场结构自身也是动摇加重的原因之一。 A股散户买卖量占比约60%-70%(成熟商场如美股散户占比不足10%)策略资本,追涨杀跌行为遍及。 社交媒体上“抄底”“割肉”的极端言辞众多,加重了非理性抛售与跟风炒作。
看看资金面的状况,就能感受到商场的紧张心情。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1245亿元,创2025年以来新高,其间北向资金净卖出89.3亿元,结束接连12日净流入。 杠杆资金(两融余额)单日减少217亿元,跌破2.1万亿元,显现杠杆资金加速撤离。 某头部券商APP数据显现,当日“恐慌性卖出”订单占比达62%,创18个月新高,可见散户恐慌心情达到了什么程度。
板块体现更是分解得凶猛。 券商、房地产、中字头号权重股成为重灾区,而黄金、农业等避险板块则逆势飘红。 这种分解走势其实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:商场正在酝酿反弹动能,资金正在寻觅新的方向。
科技股的体现尤其值得关注。 半导体板块现已开端显着回调,就连之前疯涨的CPO概念股,现在也呈现了高位放量滞涨的痕迹。 中报发表结束后,部分科技企业的业绩体现也不尽如人意,光模块职业Q3出货量环比增速从Q2的40%骤降至15%,营收增加但赢利增速未达预期,引发商场对职业景气量持续性的忧虑。
与此同时,新能源、白酒消费、周期有色这些低位蓝筹股却开端反弹。 上星期五那波行情现已给出了清晰信号,仅仅很多人其时没看懂——科技股团体回调的时分,这些低位板块却纷繁反弹,显着是主力资金在玩“凹凸切换”的把戏。
今天看到CPO概念冲高回落,半导体板块继续跌落,而新能源、风光储电、食品饮料这些板块却在上涨,应该都明白了吧? 聪明钱早就开端调仓换股了。 不过说实话,真正切换的资金仍是少数,大部分资金选择的是更保险的做法——直接获利了断。
看看最近两市成交额快速缩量就知道了,那些聪明的资金趁着3万多亿成交量的时分高位出货,现在不少追高的人都被套牢了,商场活跃度自然就下来了。 全天成交额2.4万亿元,比较9月2日缩量超越5000亿元,这种缩量跌落标明商场观望心情显著升温。
从前史规律来看,过去10年A股在3800点邻近呈现过6次类似调整,均匀回调幅度为7.2%。 其时沪深300市盈率12.7倍,处于近5年41%分位,低于前史均值15.3倍,估值水平并不算高。 惊骇与贪婪指数跌至32(惊骇区间),前史上该位置后1个月上涨概率达73%,这些数据或许能给咱们一些安慰。
但咱们要清楚,现在的商场跟曾经那种全面普涨的牛市可不相同。 现在的行情更像是一场“跷跷板游戏”,有的板块涨得欢策略资本,有的板块却文风不动。 这就意味着,咱们得根据手里股票的具体状况来拟定战略,不能一刀切地死扛。
假如你手里的股票是这轮行情里简直没怎么涨的,并且估值的确处于前史低位,那完全能够继续耐性持有。 就像我有个朋友,上一年买了几只传统职业的股票,尽管看着别人家的科技股天天涨心里痒痒,但他愣是扛住了引诱。 成果最近科技股调整的时分,他的持仓反而体现得相当稳健。
但假如你手里拿的是最近被炒得火热的科技股,特别是那些现已被主力资金抱团炒作的种类,那可得打起十二分精力了。 现在的科技股让我想起2015年那会儿的创业板。 当然,现在还没那么高,不过其时也是人人喊着“这次不相同”,成果呢? 商场永久都在重复相同的故事。
现在的科技股现已显着呈现了高位诱多的痕迹,主力资金一边喊着“长期看好”,一边在悄然撤退。 这种时分假如不及时做减法,很可能就会从“纸上富有”变成“实实在在的亏本”。 科技股一旦开端调整,往往不是温文的震荡,而是剧烈的跌落。 因为这类股票通常估值都很高,一旦商场心情转变,跌落空间会非常大。
更可怕的是,科技股作为这轮行情的领头羊,它的调整很可能会连累整个商场。 这就好比一个班级里的优等生忽然考砸了,其他同学的心理压力也会跟着变大。
作为散户,现在最该注意什么? 其时关键是科技股的危险必定要继续规避,别想着去抄底。 其次,对于现已开端上涨的新能源、消费这些赛道,能够在分歧中寻觅机会,但记住必定要轻仓参加。 要是实在想求稳,券商板块倒是个不错的选择,毕竟大盘指数还得靠它们来稳住。
提到这儿,不得不慨叹商场的严酷。 主力资金永久比散户快一步,等咱们反响过来的时分,往往现已错过了最佳时机。 就像这次凹凸切换,先知先觉的资金早就布局结束,后知后觉的散户要么高位站岗,要么只能喝点汤。
其实出资最重要的就是认清大势。 现在这个阶段,显着是资金从高估值板块向轻视值板块活动的进程。 但要注意的是,这种切换不会一蹴即至,中间必定会有反复。 所以操作上必定要有耐性,别看到某个板块涨两天就急着all in。
前史数据显现,在指数单日跌幅超1.5%时进行“割肉”的出资者,未来3个月均匀收益比持有不动低11.3%。 建议设置“心情冷静期”,重大决议计划隔夜再定。 其时商场动摇率(VIX指数)升至32,建议将仓位操控在50%-60%,保留现金在调整后期分批加仓。 可采用“跌落5%加10%仓位”的定投战略,这样既能操控危险,又不错过机会。
在商场调整期,应优先选择“三高一低”标的:高研制投入(>5%)、高ROE(>15%)、高现金流、低负债率(
涣散出资也是下降危险的重要战略。 不要把资金会集在一两个板块,可搭配股票、债券等不同财物。 将资金涣散至A股、港股、债券、黄金等不同财物,能够对冲单一商场危险。 也能够出资职业ETF来涣散个股危险,这样即便某个股票体现欠好,整个板块的体现可能会平衡掉这部分丢失。
对于普通出资者来说,定期定额出资是一个好方法,商场跌落时能自动买入更多份额,下降均匀本钱,滑润动摇影响。 通过定期定额出资指数基金(如沪深300ETF),能够避免因商场动摇而做出心情化的出资决议计划。
出资最重要的不是技能分析,而是心态办理。 我见过太多出资者在商场心情高涨时信誓旦旦地说要长期持有,可一旦真的遇到接连回调,很快就扛不住压力割肉离场。 这种心理改变进程,就像是坐过山车:上升时兴奋不已,俯冲时惊慌失措。
换个视点想想,商场回调未必是坏事。 就像咱们跑步时需求适时调整呼吸相同,股市在持续上涨后也需求休整。 这种调整既是对前期涨幅的消化,也是为下一轮行情蓄力。 关键是要在这个进程中坚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被心情左右。
现在的商场可能会进入一个比较纠结的阶段。 一方面科技股的估值的确需求消化,另一方面其他板块的持续性还有待观察。 这个时分最考验出资者的定力和判断力。 与其盲目追涨杀跌,不如静下心来好好研讨基本面,等候更确认的机会。
提到具体操作,操控仓位永久是第一位的,现在的行情不适合重仓。 涣散装备很重要,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 设置好止损位,维护本金比什么都重要。 商场永久在改变,没有永久上涨的板块,也没有永久跌落的股票。 关键是要坚持清醒的头脑,不被短期动摇迷惑。 记住策略资本,在股市里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。
发布于:河北省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